2019-08-15
百善孝為先,兒女晚輩躬身侍親是國人千百年來的文化傳統,家庭贍養也一直是國人養老的主流模式。但自改革開放以來,巨大的經濟、社會和人口變革對傳統養老模式造成前所未有的沖擊。從社會整體來看,老年撫養比不斷上升,加之老人未富先老,養老支付能力不足,國家財政補貼負擔日益沉重。從個體家庭來看,由獨生子女家庭構成的獨特的“四二一”家庭結構造成眾多家庭不僅面臨贍養四個老人的沉重經濟負擔,同時因缺乏時間精力,無法給予老人專業、及時的照護。因此,品質化養老需求將成為中國人養老的最大剛需。
為促進養老產業發展,黨的十八大以來,國家最高領導人多次強調,要大力發展老齡事業和產業,讓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個幸福美滿的晚年。黨的十九大將“實施健康中國戰略”納入國家整體發展戰略統籌推進。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多次提到對養老產業的建設要求。國家對于養老產業的利好政策不斷出臺,為養老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。
目前,國內養老市場呈現需求缺口大、國家政策好的良好發展趨勢,以養老為核心的“銀發經濟”成為新投資風口。大力發展養老產業已成社會共識,是我國應對人口老齡化、老年人數量持續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、改善民生福祉的一項緊迫任務。著力發展養老產業是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,是把人民立場作為根本立場,把為人民謀幸福作為根本使命的具體實踐。大家保險將以“服務型養老”為方向,打造綜合養老服務能力,滿足消費者高度個性化的養老生活需求。